2011年8月19日

3種人格

有一本在1989年出的工具書,叫作樂在溝通(Assertiveness at Work)
整本書的用詞和翻譯都非常的老派,讀起來感覺好像在讀20年前的文章
(1989到現在真的超過20年了...)
這本書據說已經絕版,應該很少有人有機會再讀到它,
但我覺得它的內容其實非常棒,因此把書的內容作個簡單的摘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每天我們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,由於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相同,
所以聊起天來、討論東西給人的感覺都會不太一樣,
假如硬要做個歸類,我們可以把自我表達簡單的分成三種類別。


1. 有自信的人 (積極)
有些人講起話來不卑不亢、態度很好
和他們聊天起來感覺很舒服,而且他們似乎隨時散發出一股自信,
卻又不會給人自大的感覺。

2. 自我中心的人 (侵略)
有些人講話則十分不客氣、喜歡用命令的語氣,找到機會就諷刺別人或酸人,
和他們講話(或說聽他們講話)會覺得他們十分不尊重別人,
好像世界上只有他們的要求是重要的,其它人的都不用考慮。

3. 沒自信的人 (畏縮)
另一些人講話起來總是唯唯諾諾,心中有想法卻常常悶不吭聲
和他們相處很累,因為必須要一直問他的意見,而他說出來的也不見得是他想要的,
常常聽到他們說:『你們決定就好,我都可以。』 『大概是吧』
『我覺得可以這樣做,但我也不太確定這樣好不好』
『我沒空弄耶,但要給我弄也行啦...』

一般來說,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、對不同的人事物,
會表現出不同類型的特徵,有時候我們充滿自信(例如在跟好朋友分享故事),
有時候我們缺乏自信(例如上台簡報或跟重要的人聊天),
有時候我們則會過度的侵略(例如不耐煩的和父母講話)。
根據每個人的個性,三種特徵展現的時間比例可能會有所不同
有人可能積極、侵略、畏縮的比例是 60%、30%、10%
另外一個人可能是 20%、10%、70%

這樣比例的差異來自於生活和教育背景的不同,有些人從小就要什麼有什麼
因此他認為所有人都該聽從他的要求,侵略的行為對他來說是理所當然的,
他認為這只是展現自己的自信。


有些人從小就必須要體諒許多人,父母辛勞工作,家裡環境不佳,
因此他認為自己的要求應該是要被壓抑的,凡是會增加別人負擔的要求,
都是不該說出口的,他認為這是體諒的表現。

有些人從小家庭和樂家裡的長輩會把小孩當做可以溝通的對象,
小孩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,父母有時候會答應,有時候會拒絕,
父母會提出自己的願望,小孩有時候會答應,有時候會拒絕,
在這樣環境成長的人,當有想要的願望可以說出口(just ask),
而當有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絕(just refuse)

由於生長環境不同,因此大家的認知不同,舉我自己當做例子好了,
以前我覺得自己和人溝通的方式沒什麼問題,當大家在討論的時候,
我很少發言,我覺得當大家想問我的時候就會問我,我不想搶鋒頭。
當一群人在分工時,假設我想要做某個部分,但是別人先我一步選了,
我會想:"那就讓給他吧,反正我也不是一定要那個。"
在我心中,這樣是禮讓別人的表現。

後來發現,不表達意見,其實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。
禮讓是因為怕自己的要求會讓人困擾,害怕在討論後被拒絕。
在活動或是討論後,若結果不好,我常會想:『我早就知道應該朝另外一個方向做』
實際上根本沒有人知道我的想法,因為我沒有發過言。
這一切的行為只因為我心中一個最簡單的想法:
    我認為別人的需求(想法),比我自己的還要重要。
這就是畏縮行為的來源。

相反的,侵略行為的來源則是:
    我認為自己的需求(想法),比別人的都還重要。
基於這個簡單的想法,我不耐煩是合理的,讓別人不舒服是合理的,
因為只有我的感受、我的需求、我的想法--才是重要的。

而我所看的那本書,它所說的積極行為,只要心中抱持著一句話就能做到:
    我的需求和別人的一樣重要。
    我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,而別人可以拒絕,
    同樣的,別人可以提出他們的要求,而我也可以拒絕。

聽起來很像是古代八股文裡面說的廢話,但仔細想想,
我們真的時時刻刻心中都能保持這樣的信念嗎?
對於請求和拒絕,我們還是會有這樣的想法:
『還是不要問他好了,反正他一定會拒絕的。』 (退縮)
『我平常這麼幫他,他拒絕我的要求真是太忘恩負義了。』(侵略)

現在的社會中,個性偏向畏縮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吃虧。
個性偏向侵略的人,雖然容易讓別人討厭,但自己卻能透過侵犯別人的權利得到好處,
有些人甚至會認為侵略的人比較有能力。

而個性畏縮的人,常常犧牲了自己很多時間在做別人不想做的事,
但卻因別人很少聽到他們的想法,誤以為他們沒有能力,
因為他們很少向別人說出自己所想的,總是一味的禮讓,
因此好事很少輪到他們。

總是自大或侵略的人,我相信有一天周圍的人一定會受不了,跟他說他這個缺點
退縮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太過壓抑,不會有人跟他們說:
『當你有願望(或想法)時,你可以說出來。』

在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覺得物資是有限的,因此只要拿到了些什麼,
必然是讓別人有所損失(例如錢),因此畏縮的人會覺得開口請求就等於侵略

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。
在現實社會中,雖然物資是有限、固定數量的,
但他們對人的產生的價值卻是無限、不固定數量的。
同樣的東西,對每個人的價值可以從0到無限(可以看PayEasy南瓜的故事),
一個對A價值0的東西,或許能對B產生10000的價值,
所以只要B開口去要,A會很樂意給B這個東西。
(前提是B必須讓A知道這東西對他有這麼高的價值。)

有時候我們總是太為別人著想,放棄自己的需求,
其實從價值的觀點來看,當我們要求,我們不是在掠奪些什麼。
要求只是一個簡單的過程,表明自己的對物質背後價值的想望,
它只是溝通、創造彼此價值最大化的一個過程,因此它是絕對必要的!

Steve Jobs曾在12歲時打電話給惠普的創辦人Bill Hewlett,他撥通電話,是Hewlett本人接的,Jobs說:「你好,我叫做Steve Jobs,你不認識我,我今年12歲,我想向你要你那裡多餘的零件,因為我想做個頻率計數器。」Hewlett聽完笑了笑,就給了他他想要的零件,並且給了Jobs一個Intern機會。



當然,Jobs是侵略型的人,但其實當我們想要什麼的時候,就開口向對方詢問、要求吧,在開口問之前,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怎樣。

Yes, Ask and you shall receive!
--
(小附錄)
退縮思想:
迴避爭吵、否定自己的權利、否定自己的能力(我永遠不可能做到...)
把積極當做侵略(說出自己想要的似乎是在侵略別人的權利)
過份的禮讓、不接受讚美、害怕給別人添麻煩

退縮行為:
說話拖泥帶水:『恩...你知道我的意思』 『或許...』 『只是...』
經常為自己找藉口:『平常我不會提這種事情,只是..."
句中出現過多的抱歉和徵詢對方意見的用語(將道歉當成發語詞)
經常使用自我約束的字眼:『我應該』 『我必須』
(自己沒有能力決定行為,讓外來權威來控制自己,e.g.父母、師長)
放棄自己的需要與期望: 我可以另找時間做,真的沒關係
(避免拒絕的尷尬,但好像在跟對方說:我的需求不重要!)
經常說出自我貶低的話『你知道,上台報告我最差勁了』 『我想我做不到的...』
(引導對方來同情你,自貶身價,於是自己就不用去正視這些缺點)
只有在萬無一失的狀況下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
6 則留言 :

  1. 「我的需求/意見和其他人一樣重要」,受教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你的文章啟發我很多想法 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的文章能夠有所啟發,讓我覺得很開心,謝謝~

      刪除
  3. 你寫的文章好棒唷!一篇接著一篇讀欲罷不能:)

    回覆刪除
  4. 這篇很棒,我也滿常表現畏縮,原來重點是:自己看他人的需求同等重要
    謝謝你,擷取書的精華,很受用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