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UX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UX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8月25日

全新的聊天APP -- Socialite IM



這兩天在App Store排行榜上出現了一個新的App,叫Socialites IM,目前超越Line、WeChat、Facebook位於社交類排行的第一名。


Socialite是台灣團隊製作的聊天App,比起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的聊天App,它有許多特別讓人喜愛的功能。當我們在用手機App聊天的時候,最希望的就是App可以幫我們快速、正確的傳達我們想傳達的心中所想,Line的貼圖做到了這點,它讓我們能夠快速的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,只要輕輕的點一下貼圖、送出,對方就能收到自己的心情。

但有時候,我們想要傳一些生活周遭的東西給對方,討論要去哪裡玩、到哪裡吃東西、最近有什麼好聽的音樂、熱門的YouTube影片....,這時普通的聊天App就有點不方便了。如果要討論週末要去看的電影『極樂世界』,貼心一點的人會開手機瀏覽器找電影介紹、預告片,將這些資訊的網址傳給男女朋友,讓他們參考一下。但用手機搜尋資訊、複製網址、丟到App中的動作真的很麻煩,而收到的人第一時間收到的是一串密密麻麻的網址,這樣的過程真的有傳達到傳送者的心意嗎?

難道沒有更簡單、讓人更能傳達自己所想的方法嗎?
Socialite想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-- 當你想要傳送任何東西給對方,Socialite都幫你準備好了。


2013年6月15日

三種工程師 -- Coder, Hacker and Architect



從小時候開始,工程師在我的心目中就不是一份太高尚的職業。

工程師必須要用沒人聽得懂(也沒人有興趣)的語言,去架構出能被使用的東西。這些東西可能是建築物、車子、機器、電路板、軟體等等...
一般大眾會將一樣產品的功勞歸給"計畫者"(如Steve Jobs)以及設計、行銷、管理者,而工程師似乎就是一些可以被替換的零件,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名字,而他們所做的事情也可以被其他人所取代。

後來我自己加入了軟體工程師的行業,對於工程師的想法也有所改變,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「工程師」的看法。

雖然在中文裡,大家都叫做工程師,但其實根據工程師喜歡做的事情、心中對於程式的想法,可以分成幾種類別的人。這邊簡單的以我的認知,把寫程式的工程師分成三類。

第一,寫程式的人(Coder、Employee、Worker)

這種類型的人單純的只是為了工作、功課、任務而寫程式,雖然職務名稱叫做工程師,但是寫程式對他們來說只是獲取成績、金錢的工具,寫程式對他們來說枯燥無味,但為了生活,他們繼續產出他們的程式碼。他們喜歡簡單的任務,最好是一看到就知道要怎麼做,最好有別人的程式碼可以直接套用。而當他們的程式可以過關,他們就開心的回家睡覺去,連一秒都不想看到程式碼。

2012年9月2日

賈伯斯的『品味』

最近剛讀完賈伯斯傳,讀完覺得Steve Jobs真的是一個非常特殊、又有執著理想的人,整本書讀下來就像是跟著他一起冒險,起起伏伏,可以觀察到他隨時間過去,細微但著實存在的人格變化。非常推薦還沒看過的人去找來看看!


前兩天剛好Mr. Jamie寫了一篇文章最終的決勝點:品味,裡面提到Jobs的"品味"對蘋果造成了很深厚的影響,甚至Bill Gates曾被記者問到他最佩服Steve Jobs的是什麼,他也半開玩笑的說:
"I would give a lot to have Steve’s taste. (我願意犧牲很多東西換取 Steve 的品味)"
很多佩服賈伯斯的人認為他之所以如此成功,是因為他能夠"知道"使用者要什麼,並且用他超絕的"品味"去製造出好用的產品,這種能力就像是一種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,賈伯斯這樣做會成功便是一種見識過人的天才表現。於是自然而然,便會有人認為自己只要品味足夠,便能夠設計出和賈伯斯設計同等級的產品,並且堅信這樣的設計才是對的,其他人的意見就像一般的消費者一樣無用,『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直到我們把東西設計給他們』。

2012年6月13日

動態的設計 -- Design is how it works.



前幾天看到Mr. Jamie所寫的 設計:如何好「用」,不是如何好「看」,裡面提到,一個設計者必須要對自己要做的設計有全盤的了解,只有深入了解這個設計想要達到什麼目的,才能夠根據這個目的去做出好『用』的設計,這個說法剛好和去年所寫的Why and what? 這篇文章討論到的網站設計概念有很大的吻合。

當時我和同事討論關於網站或是任何和使用者互動的設計,那時候他說,他非常喜歡Steve Jobs所說的一句話:
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. Design is how it works.
當時我問同事,最後那句話是什麼意思? 什麼叫做Design is how it works?

他用過去他在遊戲產業中所學到的概念來做解釋。在2004時,遊戲設計的論文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叫做MDA的架構。M代表Mechanics(機制、功能),D代表Dynamics(動態),A則是Aesthetics(美學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