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5日
旅行的意義
每個人對旅行的定義認知都不相同,有人從小到大只參加過旅行社的套裝行程,因此對旅行的印象就是『行程早就安排好了,到景點時待一段時間,然後就上車前往下個景點。』套裝行程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,因此即使你很喜歡一個景點,往往也不能在那邊久留,因為下一個行程正等著你。
有時候套裝行程的內容不好,人們就會抱怨:『這個景點應該可以待久一點』、『這個行程好無聊』、『怎麼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坐車...』於是人們就會開始學習自助旅行,安排自己的旅遊行程,希望可以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。
但很多時候,我們過去對於"旅行"的刻板印象還是影響著我們,我們會想要踏過越多景點越好,彷彿沒有去到這些地方我們就損失了什麼。而且對於旅行時的突發狀況感到厭惡,如果這些突發狀況影響到我們拜訪"景點" -- 例如雨天時看不到日出、當天博物館臨時休館、某個名勝正在整修...,這些狀況讓我們有所損失,我們便會覺得自己很倒楣。
但若我們跳脫一點來看,"旅行"最重要的事情是走過這些景點嗎? 是回來時可以有照片可以分享到Facebook給朋友羨慕嗎? 當我們沒辦法踏過我們想要的景點時,這趟旅行就不再有意義嗎? 旅行到底是由"景點"所構成的,還是由我們在其中的每一剎那的"感受"所構成的?
2013年4月6日
Timego -- 旅行日記
Timego(旅行日記)是一個旅遊記錄的服務,目標是讓每個人可以輕鬆的使用,記錄下對自己一生意義非凡的旅程們。
當我們出去旅遊時,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盡興的玩,因此在旅程途中,我們往往沒有辦法花時間去記錄下自己一天的行程、收獲。而在旅程結束後,為期一星期至一個月的旅程,其實很難全部記得,就算記得,也是支離片刻的回憶。
因此Timego想出一個方法,那就是利用手機的GPS訊號記錄整趟旅程的軌跡,讓旅客們在旅行中,只需要打開Timego這個App,選擇『開始記錄』。接著就可以離開App,把手機放進口袋中,開始走自己的旅程。
這整趟旅程會被Timego App記錄下來,同步到網站上。成果和下面影片示範的一樣。網站讓你可以看到自己旅程在Google Map上的軌跡,旅程中所拍攝的照片也會被放到地圖上,另外你還可以『播放』旅程,重新讓自己回想起當時是怎麼走的、在什麼景點停留了多久。
因此Timego想出一個方法,那就是利用手機的GPS訊號記錄整趟旅程的軌跡,讓旅客們在旅行中,只需要打開Timego這個App,選擇『開始記錄』。接著就可以離開App,把手機放進口袋中,開始走自己的旅程。
這整趟旅程會被Timego App記錄下來,同步到網站上。成果和下面影片示範的一樣。網站讓你可以看到自己旅程在Google Map上的軌跡,旅程中所拍攝的照片也會被放到地圖上,另外你還可以『播放』旅程,重新讓自己回想起當時是怎麼走的、在什麼景點停留了多久。
例如這是一趟在水都威尼斯所記錄的旅程軌跡,它記錄了當天坐船遊歷各小島的行程。並且可以透過Google Map提供的45度角衛星模式,清楚的俯瞰整個威尼斯。
2012年9月24日
iPhone升級 iOS 6地圖的優點
配合iPhone 5的發行,iPhone的作業系統也升級到了iOS 6。
裡面變化的東西很多,像是AppStore的樣式變得完全不同,內建的地圖從Google Map換成了Apple自己開發的地圖(使用OpenStreetMap和TomTom)。
換地圖的原因聽說是由於Google Map和Apple簽約的使用條款,從免費變成每1000個下載(一個手機用戶一年的地圖用量)收4美元,由iPhone的銷售量破千萬來看,Apple一年要付4千萬美元給Google。有趣的是,在iOS 6確定不使用Google Map之後,Google Map調整價格變成1000個下載收0.5美元。
裡面變化的東西很多,像是AppStore的樣式變得完全不同,內建的地圖從Google Map換成了Apple自己開發的地圖(使用OpenStreetMap和TomTom)。
換地圖的原因聽說是由於Google Map和Apple簽約的使用條款,從免費變成每1000個下載(一個手機用戶一年的地圖用量)收4美元,由iPhone的銷售量破千萬來看,Apple一年要付4千萬美元給Google。有趣的是,在iOS 6確定不使用Google Map之後,Google Map調整價格變成1000個下載收0.5美元。
訂閱:
文章
(
Atom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