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到大,我們家裡常常會有一些爭吵,小時候的事情我不太記得了,只記得長大以後爭吵時,長輩那邊的邏輯很常是站不住腳的,而我總是在爭吵時,將事情的背景、整件事情的邏輯解釋給對方聽,希望對方能理解我的想法,或說我心目中的"事實",但結果通常都不太好。
爭論的事情從天氣冷要不要多穿衣服,到要不要考公務員、要不要把房子賣掉、要不要退休,有大事,有小事。『身體是我的,應該是我覺得冷不冷比較準』『公務員的生活,跟我想要過的生活不一樣,這是我的人生,應該是我要決定要怎麼過吧?』『你這樣做一點好處都沒有,只會讓我們擔心。』『你覺得這個人不好其實是你的刻板印象,回想一下,過去什麼時候你有稱讚過你兒子的任何一個女朋友?』
小事情最後會以小小的不愉快收尾,但遇到重要的大事情,我們常常都會吵到兩邊都很生氣,這時候就會跑出『我請問你!不然你覺得應該怎麼辦?』『好阿,你不想要就以後都不要管你阿!』『所以呢?』『你的態度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差。』『沒有怎樣。』『那我以後都不要問你的事情,這樣可以了嗎?』『好啦!你覺得好就好,反正我怎麼想你也不在乎』
這種時候我就會想,可以不要這麼情緒化嗎? 然後事後吵完一個人時就會覺得很鬱悶,因為我明明從頭到尾都說對了,有時候對方也理解了、接受我的說法,認為我的想法才是對的,為什麼還是弄的這麼不愉快?
後來長大了點,漸漸知道問題出在哪,問題是,跟你最親近、最愛的人講理,用邏輯爭論一件事情,是一點用都沒有的。因為當你爭贏的時候,其實你也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