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禪學的角度來看,每個當下都是獨立的存在,人們應該有能力不去思考"過去"和"未來",單純的體驗現在。下面這篇TED的演講中說,根據近來Harvard的研究,現代人有47%的時間不活在"當下",他們活在"思考未來和過去"之中。(這個演講在鼓勵大家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,什麼事情都不做,專心的活在當下,如此一來你的人生會有大大的不同。)
假如我們不要求自己了解或體驗這麼"玄"的東西,那..我們來看一下時間管理好了。14歲就參與創造RSS 1.0規格,不久前被美國政府訴訟,後而自殺的網路資訊天才Aaron Swartz,曾在他的部落格中寫到:『很多人認為時間是可替代性的,例如:"假如你把你看電視的時間都拿去寫小說,那麼你早就寫完一本書了"。但遺憾的是,事實並非如此。...這關乎一些精神上的因素:有時候我心情好並且有動力可以做些事,但有時候我覺得既難過又疲倦,唯一想做的只有不停盯著電視看。』(推薦想提高生產力的大家可以看看這篇很棒的文章)
為什麼人們總是會覺得時間是可以彼此取代、彼此交換,像是金錢一樣等值等量的東西呢?我想那是因為我們發明了"時鐘"這個東西,因此時間就變成了可以度量的"財產"、"貨幣"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,總是說:『你打電動打了兩個小時』『從這邊過去大概要三十分鐘』『我昨天睡了六個小時』我們不再在乎,我們所花費的是"哪兩個小時"、"哪個三十分鐘",因為那對我們來說似乎都一樣。
另外就是『長期規劃』和『日常工作』這兩個概念。『長期規劃』這個概念,讓我們可以犧牲現在的時間去工作、去獲取名利,以期在未來換取更好的生活。而『日常工作』的概念,則讓我們覺得,時間和金錢某種程度上是等價的,今天、這個月、今年、這十年可以工作的辛苦一點(存錢),讓我們在未來的十年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。
但事實真是這樣嗎?這個十年與下個十年,是相同的十年嗎?
人們是否有意識到、或是曾經想過,每一個時間點的自己其實是不同於過往的存在?這些存在的"常態",其實只存在於天地間的幾個年間。第一個得到Perfect 10的天才體操選手Nadia Comaneci長大前是無法忽視的天才女選手,長大之後(2:36之後)雖然依然卓越,但卻彷彿是不同的生物一般,少了一分靈氣,多了一分刻意。而那個靈氣活現的小女孩,直接就從這個世界上永遠的消失了,永遠消失、不會再回來了。
假如我們不要求自己了解或體驗這麼"玄"的東西,那..我們來看一下時間管理好了。14歲就參與創造RSS 1.0規格,不久前被美國政府訴訟,後而自殺的網路資訊天才Aaron Swartz,曾在他的部落格中寫到:『很多人認為時間是可替代性的,例如:"假如你把你看電視的時間都拿去寫小說,那麼你早就寫完一本書了"。但遺憾的是,事實並非如此。...這關乎一些精神上的因素:有時候我心情好並且有動力可以做些事,但有時候我覺得既難過又疲倦,唯一想做的只有不停盯著電視看。』(推薦想提高生產力的大家可以看看這篇很棒的文章)
為什麼人們總是會覺得時間是可以彼此取代、彼此交換,像是金錢一樣等值等量的東西呢?我想那是因為我們發明了"時鐘"這個東西,因此時間就變成了可以度量的"財產"、"貨幣"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,總是說:『你打電動打了兩個小時』『從這邊過去大概要三十分鐘』『我昨天睡了六個小時』我們不再在乎,我們所花費的是"哪兩個小時"、"哪個三十分鐘",因為那對我們來說似乎都一樣。
另外就是『長期規劃』和『日常工作』這兩個概念。『長期規劃』這個概念,讓我們可以犧牲現在的時間去工作、去獲取名利,以期在未來換取更好的生活。而『日常工作』的概念,則讓我們覺得,時間和金錢某種程度上是等價的,今天、這個月、今年、這十年可以工作的辛苦一點(存錢),讓我們在未來的十年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。
但事實真是這樣嗎?這個十年與下個十年,是相同的十年嗎?
人們是否有意識到、或是曾經想過,每一個時間點的自己其實是不同於過往的存在?這些存在的"常態",其實只存在於天地間的幾個年間。第一個得到Perfect 10的天才體操選手Nadia Comaneci長大前是無法忽視的天才女選手,長大之後(2:36之後)雖然依然卓越,但卻彷彿是不同的生物一般,少了一分靈氣,多了一分刻意。而那個靈氣活現的小女孩,直接就從這個世界上永遠的消失了,永遠消失、不會再回來了。
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,都有該做的事情。而有些事情,一旦錯過,就永遠不可能再體驗到了。不是因為未來的自己沒有錢、沒有時間、沒有智慧、沒有心情,而是因為自己的生理狀況、心智跟過去再也不相同了。
很多保守的人,總是不懂這樣的道理。手上握著金錢、健康、年輕,以為自己未來能夠用儲蓄起來的金錢與構築起來的安定,換來現在唾手可得的幸福。卻不知道當年紀漸增,視覺會開始模糊,無法真正的看清美景和書中的文字。飲食必須調節,無法暢飲美酒和美食。除非保養得宜,否則身材與皮膚漸漸鬆垮,再也不會是過去的自己。看事情的角度變得世故,無法真心的欣賞事情的美好,充滿了批評、偏見與斷見。
年輕時飲過的美酒和老年時飲過的美酒會相同嗎?二十歲相戀的情侶結婚和三十五、四十幾歲結婚的感覺會一樣嗎? 五十歲去周遊列國和六十五歲出國觀光所能體驗的東西是相同的嗎?和五十幾歲的父母出去玩,與帶六十五歲的父母出去散步會相同嗎?
人生自然完美的時刻是短暫的,除非我們刻意去延續它,注意健康、培養體力、保持年輕的身體。如果我們無法做到讓自己的生理年齡維持在顛峰,那麼生命中假如有任何美好的事情,是我們想去做、值得去做,並且有能力去做的,就去體驗它吧。
因為這些時刻一旦過去了,就再也不會回來了。
我們會變得有智慧、有能力、有財富,但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回天真、年輕、全心全意充滿愛的自己。拜託,不要讓輔助我們成長的知識、工作、事業,讓我們永遠失去可能擁有的美好,這樣的美好,是一瞬短短的存在、而且只有一次。
如果我們永遠在思考未來,我們就從來沒有活在當下---也就等於從來沒有活過。
人生最好的10年,不就應該要幸福而快樂的活,這不是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嗎?
Life should be good.
看来我现在一直陷入“一直想着未来”的状况了,得好好思考下~~
回覆刪除谢谢你的文章,真的很有意义
谢谢 :D